☆荐读☆ |
|
|||||
《桃花源记》《孔子过泰山侧》阅读练习及答案 更多阅读立即进入——【教师博览】 | |||||
(一)文言文阅读(12分)
【甲】桃花源记
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,渔人甚异之。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
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?;品⒋棍?,并怡然自乐。
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。具答之。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?!?/DIV>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
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,后遂无问津者。
【乙】
孔子过泰山侧,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。夫子式①而听之,使子路问之,曰:“子之哭也,壹②似重有忧者?!倍唬骸叭?!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?!狈蜃游剩骸昂挝蝗ヒ??”曰:“无苛政?!狈蜃釉唬骸靶∽英苁吨?,苛政猛于虎也?!?/DIV>
【①式:同“轼”,车前的扶手横木,这里用作动词。②壹:真是,实在。③舅:公公。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。④小子: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?!?/DIV>
7. 请用两条“/”给文段乙中画线的句子断句。(2分)
昔 者 吾 舅 死 于 虎 吾 夫 又 死 焉 今 吾 子 又 死 焉
8. 下列各组句子中,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( )(3分)
A. 乃不知有汉/乃记之而去
B.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/神情与苏、黄不属
C. 渔人甚异之/忽啼求之,父异焉
D.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/奇山异水,天下独绝。
9.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。(4分)
(1)阡陌交通, 鸡犬相闻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(2)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 皆叹惋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10.下列对两个文段的分析理解,不正确的一项是( )(3分)
A.甲文段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,描绘作者心目中的“乐土”,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。
B.甲文中,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,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。
C.乙文段中妇人宁与老虎为伴,死于虎口,也不愿去接受暴虐者的统治,是因为社会政治的残暴专横,不堪忍受。
D.从表达方式看,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记叙;从艺术表现手法看,甲文主要运用了虚构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,乙文主要运用了正面衬托的手法突出主题。
答案:
(一)文言文阅读(12分)
7.昔 者 吾 舅 死 于 虎 /吾 夫 又 死 焉 /今 吾 子 又 死 焉(2分)
8.C(3分)(A竟然/于是,就;B类/类似C,对……感到诧异D隔绝,断绝/绝妙,独一无二)
9.(1)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,(村落间)鸡鸣狗叫的声音能相互听见(2分,关键词“阡陌”“交通”)
(2)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,(听罢,)他们都感叹惋惜起来。(2分,关键词“具”“叹惋”)
10.D.(反面衬托)(3分)
【参考译文】
孔子路过泰山旁边,见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的很伤心??鬃佑檬址鲋甸喽?。他让子路前去询问说:“听您的哭声,真像轼一再遇上忧伤的事?!备九谑撬档溃骸笆堑?。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,我的丈夫也被咬死了,如今我儿子又死于虎口?!笨鬃铀担骸澳悄裁床焕肟饫锬??”妇女、回答说:“这里没有苛政?!笨鬃佣宰勇匪担骸澳阋煤眉亲?,苛政比老虎还要凶猛??!”
|
|||||
试题录入:admin 责任编辑:admin | |||||
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】 |
最新热点 | 最新推荐 | 相关文章 | ||
土家野夫《幽人苏家桥》阅读练习及答… 丁肃清《炉火》阅读练习及答案(含解… 甫跃辉《隐身树》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言《民间音乐》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显斌《纯爷们》阅读练习及答案 《窃读记》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《色彩的号令》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松龄《狼》阅读练习及答案 谭嗣同《潼关》阅读练习及答案 《诫子书》《成王封伯禽于鲁》阅读练… |
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?。┗队诖畏梦时菊?! |
|
|
广东26选5最新开奖结果 |
语文资源网——中小学语文教育资源免费交流平台!浙ICP备05067795号 |